• 索骥案件协同管理平台

    1. 1.助力企业案件标准化管理,各类案件节点灵活可控;
    2. 2.专属律师全流程协同办案,海量律师资源轻松匹配;
    3. 3.小程序协作高效便捷,多种辅助工具实时赋能;
    4. 购买咨询:0755-26913451
  • 律所案件展示系统

    1. 整合诉讼案件审结数据和代理机构数据信息,全景展示:
    2. 1.百万量级知识产权审结诉讼数据支撑
    3. 2. "数字化"个人、团队和机构执业经验和成绩
    4. 3.拓客展业和实力宣讲的"最佳神器"
    5. 购买咨询:+86-010-82005878
  • 商机线索检索系统

    1. 整合诉讼案件审结数据和工商数据,赋能代理人及代理机构:
    2. 1.完整覆盖知识产权诉讼权利人数据
    3. 2.及时公开诉讼权利人的相关数据信息
    4. 3.最佳交互,快速定位所需商机线索数据
    5. 购买咨询:+86-010-82005878

《联合声明》引热议,著作权与“二次创作”宣传效益如何兼顾?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4-28 17:51:24
  • 知产类型:著作权   

  • 《联合声明》本是版权方为维护的自己合法著作权而颁布,但部分网友却对此颇有微词。应如何兼顾著作权人和“同人创作者”的利益?


    作者 | 衔蝉
    编辑 | 衔蝉



    近日,53家影视公司、5家视频平台及15家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一事引发了业内外广泛关注。声明称,将对网络上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、切条、搬运、传播等行为,发起集中、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;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与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提升版权意识、呼吁社会各界对侵权内容予以举报、删除、屏蔽,以此形成“先授权后使用”的良好行业生态。《联合声明》本是版权方为维护自己合法享有的著作权而颁布,但部分网友却对此颇有微词。


    (滑动查看完整图片)



    声明中强调:大量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权利人授权,将影视作品进行任意剪辑、切条、搬运、传播等,引发一系列盗版侵权问题和纠纷,严重侵犯影视作品权利人合法权益甚至损害影视作品的完整性、曲解影视作品内容的主旨愿意,进而影响影视行业的长远发展,日益破坏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。

     

    影视剧著作权方“苦盗版久矣”,终于忍无可忍,向传播盗版“切片剧”的平台和用户宣战。



    “切片看剧”火爆并不让人意外



    其实早在2018年3月,广电总局就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》,通知指出“坚决禁止非法抓取、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”,亦对二次创作视频内容提出版权管理的要求,但成效甚微。

     

    根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《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》显示,仅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,就累计监测到疑似侵权链接1602.69万条,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率高达92.9%。

     

    受快节奏生活影响,“碎片化”观剧成为流行方式,相比于踏踏实实看完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,更多年轻人倾向于通过观看解说或片花剪辑的方式“挑重点”,以此提高观剧效率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火爆,更是为视频剪辑提供了平台。在抖音app上检索“影视剪辑”,部分博主粉丝已达百万。

     

    从“快播”到“网盘资源”,盗版剧的传播屡禁不止。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,盗版视频更是如荒原野草,除之不尽。即使发布盗版视频的营销号被封禁,运营者也能分分钟再注册几个小号传播,传统视频平台高价购买的独播权受到了极大挑战。

     

    为了弥补观众被分流造成的损失,版权方只能提高会员价格,以增加利润减少损失。从最早10元每月的付费会员免广告,到会员可优先收看六集,到在此基础上付费“超前点播”的用户可优先观看大结局。不同级别的付费用户能收看到不同进度的电视剧,“全网共追一部剧”的盛景将一去不复返。有些时候普通会员才看到开始,已然被超前点播的用户剧透了结局。

     

    由于盗版视频剪辑分割了传统视频平台的流量,造成传统视频平台收益减少,而购买电视剧版权本身就需要很大成本。形成了观众收看盗版视频→版权方为减少损失提高价格→观众收看盗版视频的恶性循环。

     

    付费影视剧被切条剪辑后免费播放,有限的用户被短视频平台分流,极大损失了影视剧著作权方的利益。因此,著作权方不得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盗版传播的行为。《联合声明》只是一个开始,宣告了著作权方维护市场生态,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。


     

    《联合声明》为何招致诸多不满?

     


    对《联合声明》持反对意见的人,以影视剧“同人视频”创作者及其受众为主。所谓“同人视频”,指的是非商业性,不以盈利为目的,不在商业平台发布的由个人或者同人团体创作的视频作品,以影视剧集二次创作为主。

     

    以bilibili为例,B站的“影视剪辑”分区共有42.9万用户订阅,该分区下有605万个视频,共获得480.4亿播放量。其中热度最高的混剪视频更是拥有2711.9万次播放量,获得了149.1万次点赞,134.1万枚硬币,133.6万次收藏和30.3万次转发分享。此外“影评”分区则有91.6万订阅人数,并凭借32.8万个视频,收获了92.1亿次播放量。更为人所熟知的“电影解说”分区有61.6万订阅量,为网站贡献了33.5万个视频,获得68亿次播放量。

     

    不难看出“同人创作”拥有很大的受众市场。此外影视剧“同人创作”的火爆,也经常能为原剧起到引流作用,尤其对小成本影视剧来说,同人创作的“自来水”为其宣传起到了很大帮助。因而很多影视公司对这类侵权行为视若无睹。

     

    但即使不以盈利为目的的“同人创作”确实为影视剧提供了免费的广告宣传,仍不可否认其本质是剪辑、传播未获得授权、且多为传统视频平台正付费播放的影视剧,实为侵犯著作权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。

     

    近日由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机构联合出品的电视剧《长歌行》正在热播,华策公司便在作出《联合声明》的公司之列。然而在b站搜索《长歌行》,首页赫然出现“<长歌行>鸽学剪刀手召集令”的官方通告,通告内显示《长歌行》相关视频有1693.5万次浏览,37.3万次讨论,视频内容则以解说吐槽和剧情剪辑为主。

     

    随着“同人创作”成为有效宣传口,许多热播剧都在播出期间发起过视频剪辑比赛。例如热播剧《两相欢》就曾在b站举办剪辑比赛,然而还没到剧播完,许多参赛视频就被版权方要求下架。无独有偶,2019年《庆余年》热播时,平台为宣传新剧发起了“光影剪刀手比赛”,但等到电视剧播完,不少二次剪辑的视频陆续被投诉下架。“剪刀手”为视频付出的心血只能付诸东流。



    所谓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,此次视频征集活动刚开始,已有许多up主表示“不买账”。因为一旦视频被举报,up主的心血也就白白浪费。有观点称,影视剧方有宣发需求时就举办剪辑活动,联合其他视频平台进行宣传,号召广大“剪刀手”为新剧引流,放映结束后又担心短视频分流长视频用户,反手举报删除相关视频,未有些过河拆桥的意味。

     

    在著作权保护与热播剧引流的交叉中,二者似乎没有实现很好的平衡。



    如何实现版权方和二次创作者“双赢”?



    那么,版权方的利益和二次创作者的心血真的不能并存吗?或许并无绝对定论。如果对所有切片剪辑的视频“一刀切”全面禁止,可能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,权方可以通过定向开启授权的方式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。




    (上下滚动查看完整图片)


    例如国产游戏《剑侠情缘网络版三》,上线来以其优秀的“同人文化”收获了大批玩家。去年,其运营公司西山居就非营利性同人创作的问题发布了授权公告。公告中给予了同人创作者极大的自主权,有利于实现同人创作者和版权方的“双赢”。

     

    或许影视剧著作权方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,区分恶意盗版行为和二次创作行为。但就群像剪辑而言,若剧方或平台方逐一给予授权,则耗时耗力,恐难以实际执行。

     

    事实上,互联网视频平台发展起来的时间并不长,“同人创作”更是新兴文化,法律上缺乏对其的系统规定。我国《著作权法》采取明示许可制,作者明确表示可以随意使用才能用,没有版权声明不代表默许公众使用,因此也直接导致了二次创作的边界相对模糊,对其侵权与否难以界定。

     

    诚然,二次创作出来的同人作品确实侵害了著作权方的著作权,但也不能否认其对剧作宣传作出的贡献。对于二次创作的合法化问题,“同人文化”大户日本尚且没有定论,我国更是鲜少有针对其引发的探究。

     

    目前,《联合声明》已发布,但其如何执行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,仍不得而知。


    (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知产力立场)
    图片来源 | 网络